發布日期:2022-07-19 點擊率:41
人工智能、5G通信、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日新月異,為擁有百年歷史的汽車產業注入了顛覆性變革的新契機。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開發與深化落地,正是兩者結合的絕佳案例。在剛剛開幕的上海車展上,上汽大通MAXUS聯手“圈中好友”、邊緣人工智能芯片的全球領導者——地平線共同演繹了未來智能出行的新場景、新體驗,并全球首次亮相了上汽大通MAXUS MIFA 概念車。據悉,上汽大通MAXUS將與地平線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全面對標國際技術水準,面向中國駕駛場景,攜手開發、并逐步落地高級別智能駕駛輔助方案。
地平線副總裁兼智能駕駛產品線總經理張玉峰(左)和上汽大通技術中心副總經理謝銘詩(右)在地平線展臺參觀合影
作為國內唯一實現車規級人工智能芯片前裝量產的企業,地平線現已成為邊緣人工智能芯片的全球領導者,其自主研發的邊緣人工智能芯片,擁有高性能、低功耗、更好的開放性等多重優勢。據悉,上汽大通MAXUS智駕團隊將基于地平線提供的新一代高效能汽車智能芯片,深度開發全新一代蜘蛛智駕系統,實現更為連續、更少接管、更多場景的智能駕駛體驗,并于上汽大通MAXUS旗下車型上逐步落地。
助力上汽大通攻克“最后一公里”難題
實現全場景智能駕駛
那么,應用地平線芯片的蜘蛛智駕系統,究竟有哪些不一樣?以此次上海車展發布、雙方合作的重點車型上汽大通MAXUS MIFA概念車為例,其搭載的全新一代蜘蛛智駕系統,具備獨創的多模態控制算法,配合上汽三代域控制器技術,與預設的“完美司機”駕駛行為模型,讓車輛在智能駕駛時的平順性與彎道穩定性,均可超越“老司機”。
上汽大通MAXUS MIFA概念車
在上海,有一處著名的智能駕駛“秋名山”——南浦大橋浦西段螺旋形引橋,由于弧度較大、留給車輛的轉彎半徑較小,處于智能駕駛、無接管狀態下的車輛很難穩定過彎。搭載全新一代蜘蛛智駕系統的MIFA概念車則能輕松以標準速度優雅過彎,并保持在車道中央。當然,不僅是極限彎道,在自動變道、緊急避讓、進出匝道等高速場景中,MIFA概念車均可展現出色的智駕能力。
上汽大通MAXUS MIFA概念車搭載全新一代蜘蛛智駕技術
而伴隨著汽車的普及,停車位隨之越來越難找,可升降、省空間的機械車位正逐步成為主流。而這,也對剛剛興起數年的自動泊車技術提出了新的挑戰。搭載全新一代蜘蛛智駕系統的MIFA概念車則真正意義上解決了這一業界難題,其采用業內首創的TOF深度感知相機,配合點云擬合直線算法,全面攻克機械車位邊緣檢測與定位難題。無論是橫向車位還是縱向車位,無論是傳統劃線車位還是機械車位,MIFA概念車要做的,就是讓世上再無難停的車位。此外,基于用戶個性化需求與數據場景驅動,MIFA概念車還打造了業界首個“智駕管家”,可自動匹配用戶的駕駛風格,讓智駕時的行車體驗更為吻合用戶個性化的駕駛習慣。
未來的城市出行場景,將是智能駕駛與“軟件定義汽車”的舞臺。地平線圍繞智能汽車產業的最核心需求,依托高效能汽車智能芯片、靈活易用的工具鏈、全面領先的產品方案、開放高效的端云一體量產數據和開發平臺、以及極致的本土服務五大核心能力,攜手汽車生態合作伙伴加速智能駕駛創新產品成熟落地,草木繁榮,讓人們獲得更安全、更美好的駕乘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