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54
現場,不下數十家企業在展臺醒目的位置展示了面向各領域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及成功實踐。在大會首日舉辦的“2021全國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深度行(天津站)”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王建偉表示,目前我國具有一定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平臺已超過100個,連接工業設備總數達到7300萬臺套。
而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工業互聯網被列為數字經濟重點產業,應用將再加速。未來如何更好地發揮工業互聯網在數字化數轉型中的作用?過程中還要解決哪些難題?
以下文中觀點來自天津市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的會員單位,他們中既有IT公司,也有制造企業,既有新興企業,也有老牌央企。他們站在不同的視角上,分享了對于工業互聯網的見解和觀察。
01
工業互聯網賦能的關鍵詞
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
去年底,工信部對外公示了2020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清單,海爾卡奧斯 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用友精智工業互聯網平臺,華為FusionPlant工業互聯網平臺,紫光云UNIPower工業互聯網平臺入列15大雙跨平臺,而他們的另一個共同標簽,就是同為天津市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的成員。
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津冀區總經理兼天津用友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田鵬認為,“工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非常復雜,存在著不確定性,一方面需要跨層次跨領域跨行業的深度融合互通,另一方面需要移除技術、商業、成本三座大山。工業企業需要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應該具有‘中臺賦能、資源共享、創新引領、體系化運行’四項屬性。”
用友精智工業互聯網平臺以“數字化管理”為核心,向下深度融合IT/OT,向上泛在產業互聯,具有制造中臺、AIoT、工業大腦和標識解析等核心能力。目前,平臺已融合39個工業大類、18個應用領域、服務了100萬家工業企業,鏈接了100余萬臺套工業設備。
紫光云的UNIPower平臺定位為“技術+知識”的基礎共性工業互聯網平臺,重點切入工業生產經營環節中產品設計仿真、設備物聯、品質等典型工業場景。平臺擁有海量數據的工業知識庫、全場景的工業物聯能力、強大的工業大數據分析能力、低代碼工業應用使能服務和豐富的工業云APP。目前已在電子信息、鋼鐵冶金、裝備制造等10余個行業中進行廣泛應用。“工業互聯網可以通過數字化人、機、料、法、環等要素,幫助產業完成數字化遷徙”, 紫光云副總裁李黎藜如實說。
與用友精智工業互聯網平臺和紫光云UNIPower系出IT名門不同,卡奧斯COSMOPlat的問世則自帶工業的基因。
卡奧斯COSMOPlat本身就是依托海爾30余年制造經驗和數字化轉型實踐打造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在跨行業、跨領域的路徑下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實現從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定制轉型,這也正是從以產品為中心到以用戶為中心的轉變,“產品思維到用戶思維的轉變,我認為是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海爾數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項目總監王昱山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底工信部發布了《關于2020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名單的公示》,金蝶為華為海洋網絡有限公司提供“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企業全業務場景協同解決方案”上榜。此外,借助管理軟件與云服務優勢,金蝶已經為軌道交通裝備等大型制造業企業,以及以陽江五金刀剪產業為代表的中小制造業區域提供工業互聯網云平臺。
02
用場景定義工業互聯網
工業不只有生產和技術
在世界智能大會阿里巴巴的展位上,德龍鋼鐵&新天鋼數據中臺項目作為阿里云工業互聯網技術應用的樣板工程,吸引了眾多專業用戶的駐足。
天津市新天鋼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郭玉賓認為,“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是場景,而要找到場景非常難,需要實現新型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這個過程中,工業企業場景原型起到很大的作用。”他在采訪中告訴記者,結合場景定義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除了生產層面的改造和應用,還有一大塊是鏈條,從德龍和新天鋼的角度看即“1+6+N”,一個總部運營中心與6個基地智能工廠協同N個產業鏈擴展,打造開放共享的網絡化產業協同體系。
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的最大支撐是數據,而工業機器人是構建工業互聯網的數據基礎。
在天津朗譽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國安看來,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最大的挑戰來自于三個方面:認知偏差——只停留在技術層面,而忽略企業戰略組織變革;數據基礎不穩固——數據不準確,存在數據孤島,使數據難以發揮出真正價值;人才困境——人才招不到,留不住。當然這些問題并不是企業憑一己之力就可以解決,因此聯盟或者生態的作用在工業互聯網的語境下日益關鍵。
03
風沙吹盡始見金
工業互聯網的新故事
隨著工業互聯網步入快速成長期,工業互聯網串聯起的“朋友圈”不斷擴大,為產業賦能的同時,越來越多企業在風沙吹盡始見金地探索中也促進他們自身的蝶變。
始建于1951年的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中機六院”),是國內較早進入綠色和智能領域的央企排頭兵。“工業互聯網建設過程中,‘工藝技術、設備技術、自動化技術’是工業制造企業高效運行最重要的三大專業技術。”中機六院天津院院長解光河認為,70年的工藝積累,讓中機六院在垂直行業應用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基于對工業企業的理解,中機六院通過數字孿生核心技術的掌控,解決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軟件移植難、二次開發工作量大、數據接口種類繁多、碎片化軟件無法應用等切實困難,幫助廣大制造業企業實現改造工程的落地。
由科技部2009年批準成立的首家國家級超級計算中心——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現部署有中國首臺計算速度世界第一的“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和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的“天河三號”原型機系統。在我們普通人看來,那里是神秘而遙遠的國之重器,實際上超算天津中心已經面向企業提供超級計算、云計算和大數據處理服務,讓企業通過建模和仿真分析能夠更好的探究產品內部的運行機理,提升自身研發實力。
2000年首家把精益管理引進到中國制造業的咨詢公司愛波瑞,融合20多年實踐經驗,推出精益數字化生產與運營管理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解答了企業數字化建設面臨的三個主要難題: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難題、IT技術與OT業務脫節的難題、管理與執行貌合神離的難題。而隨著客戶需求的不斷提高與成長,愛波瑞也已迭代成為助推中國制造業精益化、數字化、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的專業服務機構。
“讓工業互聯網真正成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賦能者!”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天津市工業互聯網聯盟秘書長李虹認為,發揮好工業互聯網的賦能價值,應重在一個“實”字。“工業互聯網首先是應用,應用才能創造價值,好用才是硬道理。因此,必須以應用價值牽引工業互聯網發展。這兩年,工業互聯網從概念到落地,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案例不斷增多,展示了強大的生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李虹表示,天津市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會繼續以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示范為引領,充分發揮平臺作用,通過搭建供需合作平臺,緊密鏈接產學研用育資及政府等各方資源,進一步提高產業支撐能力、應用服務能力和生態構建能力,“讓工業互聯網真正成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賦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