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46
中國已經決定以IPv6網絡技術為基礎建設下一代網絡,并計劃到2005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IPv6網絡。通過IPv6的構建,中國期望能夠在新一代網絡技術中能夠取得領先地位,并一舉改變網絡技術知識產權的落后狀態。
中國專家認為,IPv6橫跨了幾條產業鏈、價值鏈,不僅第三代移動通信將基于IPv6網絡,三網(互聯網、電信網、電視網)融合也需要IPv6。IPv6作為下一代網絡的基礎協議,誰搶占了制高點,就搶奪了下一代網絡的話語權。IPv6將影響未來網絡技術至少30年,為了搶占這一制高點,去年中國全面啟動了下一代互聯網示范項目(簡稱CNGI),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出任該項目的組長。
“中國實施IPv6將是IPv4的自然延伸,中國擁有十多億人口,而且無論手機還是聯網設施都在迅速發展之中。IPv6是更好的網絡基礎協議,IPv6在技術結構上將比IPv4更加干凈,實現很多應用將更加便捷。”國際互聯網之父、ICANN主席Vinton Cerf認為中國巨大的用戶數量將是推動IPv6迅速發展的源動力,而中國將成為IPv6發展的領頭羊。他說:“IPv6在中國的成熟和成功將使其他國家的人能夠意識到,IPv4上的應用可以通過IPv6更簡單地實現。”
而一些業內專家認為,中國提前實施IPv6是更現實的理由源于IPv4地址空間的壓力。IPv4 70%的地址已被美國占有,中國不但沒有一個A類地址,而且6000多萬網民卻只擁有3000多萬個IP地址。而3G市場的啟動以及家電信息化的發展對IP地址的需求將成倍增長,只有盡早啟動IPv6才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
“互聯網正在不斷地變化,流媒體、多媒體會議等更多的應用開始出現,PDA、移動電話、家用電器、傳感器、RFID等新型終端進入網絡,無線上網、移動上網越來越普遍。”鄔賀銓院士說。
他認為,專為數據業務而設計的互聯網過去的成功并不意味著路永遠越走越寬,現在的互聯網正面臨巨大的挑戰:對實現業務不具有QoS保障能力;全球互聯網用戶在近7億基礎上13%的年增長率及幾年每年翻番的業務量給互聯網設施帶來巨大的壓力,路由器已變得越來越復雜;用戶接入速率因寬帶化而成數量級的提高,可擴展性的問題無法回避;此外還有安全性的問題也需要解決。
因此他表示,IPv6協議將成為下一代互聯網(NGI)的特征之一,此外還需要擴展一批協議。與此同時,由傳統電話網演變而成的下一代網絡(NGN)也將采用IPv6協議,因為現在IP已經無處不在。無論是NGI還是NGN都需要先解決大容量和擴展性問題。
“傳統的IPv4地址使用效率不高,雖已引入子網地址概念(由部分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字段的比特組合得到子網標記),但先路等級仍然過簡,不利于路由的可擴展性。而IPv6在子網之上增加了全球地址前綴,豐富了地址層次,增加了選路的可擴展性,減少了選路的時延。同時IPv6相對IPv4還為支持QoS和安全性管理留有發展的余地。”鄔賀銓院士表示。
“2003年,以國家戰略項目——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啟動為標志,我國IPv6商用化進程進入了實質性發展階段。中國的五大運營商全面加入IPv6規模部署陣營,到2005年底,我國將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IPv6網絡。”全球IPv6論壇理事、天地互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BII Group)總裁劉東說,“2004年是中國IPv6的應用元年。”
BII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家面向下一代網絡致力于電信級IPv6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該公司提供從網絡規劃與設計、過渡策略、網絡建設、網絡管理、應用系統開發到技術支持、業務運營策劃和國內外合作的完整方案及全面服務。
實際上,中國在IPv6技術上的發展已經走到了世界前列,一些研究機構已掌握了大量關于IPv6的技術和專利,圍繞IPv6進行了大量的實踐和探索。早在1998 年,中國教育科研網(簡稱CERNET)就建立了IPv6 試驗床;1999 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項目“中國高速互聯研究試驗網NSFCNET”啟動;2001年,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IPv6 網絡關鍵技術研究和城域示范系統’開發成功;2002 年,信息產業部‘下一代IP 電信實驗網(6Tnet)’項目啟動;2003年,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項目全面啟動。ALT="劉東:2004年將是中國iPv6網絡技術的應用元年。">
據劉東介紹,目前,IETF(互聯網工程任務組)已經制定出一系列有關IPv6的國際標準,其研究的熱點主要集中在流標簽、尋址、DNS、DNS發現、多連接子網、Multihoming、源地址、目的地址選擇及IPv6 MIB等方面。。目前IPv6中國標準正在制定中,IP與多媒體工作委員會目前已經完成對IPv6系列標準的規劃設計工作。
在最新的規劃設計書中,將中國的IPv6標準劃分為以下幾個大類:基本協議類、網絡體系結構與性能指標分配、網絡的評估標準和測試方法、網絡設備規范和網絡設備的測試規范、支持移動通信類、業務與應用類型。對于以上中國標準中的基本協議類等基礎性標準,將對國際標準進行修改或等同采用國際標準,而網絡體系結構、設備類和測試類等標準,將獨立制定。
與此同時,中國運營商也很早就切入了IPv6網絡的技術與部署實踐。2001年5月份,中國電信就開始了《IPv6總體技術方案》項目的研究工作。2002年初,中國電信集團湖南電信建立IPv6商業實驗網,進行IPv6網絡建設、運營維護、應用系統開發及商業推廣等方面的實踐。同年8月份中國電信從APNIC申請到了正式的IPv6地址,是中國最早從APNIC申請到IPv6正式地址的電信運營商。2003年,中國電信集團北京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廣東研究院以及中國網通北京通信也開始了IPv6技術、業務模式等進行研究。
“以CNGI 項目為契機,中國的IPv6 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各種網絡之間、不同業務之間的融合將逐步展開,IPv6市場以及整個產業鏈的上下游將被帶動起來,并通過大規模應用的展開為我國的信息產業帶來無限商機。”劉東說,“中國已經開始了IPv6的商用化應用探索,BII在今年推出了首個IPv6演示網絡IPv6 ShowNet,該演示網絡由近20家中國和國際廠商提供的IPv6軟、硬件產品構建而成,網絡產品、應用產品、操作系統、測試產品等所有產品環節整齊匯聚,是到目前為止,中國搭建的廠商數量和產品類型最豐富的IPv6網絡平臺。”
IPv6 ShowNET演示內容包括網絡演示和應用演示兩大部分。其中網絡演示部分包括針對運營商的IPv6核心網與接入網的雙棧部署演示、IPv6過渡技術、雙棧DNS部署、IPv6防火墻、IPv6認證服務、IPv6組播服務及IPv6 QOS控制演示等。IPv6應用演示部分則由IPv6電話系統、IPv6流媒體廣播系統、IPv6視頻點播系統、IPv6會議電視系統、IPv6遠程監控系統及IPv6無線PDA等系統組成。
全球IPv6論壇主席Latif Ladid對此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認為:"中國的IPv6 ShowNET的整體架構、技術實力、網絡規模和內容豐富程度等方面都非常成功。"
“中國CNGI的部署將成為IPv6發展的轉折點,標準著IPv6已經從概念炒作、樣機研發到試驗網建設階段。”華為數據通信高端路由器產品總工程師楊清洪表示,“華為與中科大、甘肅工大等科研單位、與中國電信北京、上海、廣州研究所合作,進行IPv6試驗網、IPv6測試方法、應用環境、QoS和Moblile IP等合作,并研制出了支持IPv6的VRP5平臺,以支持數據、無線、NGN、固網等各領域IPv6產品,并投入1.4億、歷時三年研制出高端IPv6芯片。”
據介紹,華為研制的支持IPv6的路由器在去年10月已經通過了北京傳輸所組織的IPv6協議的入網測試,成為中國第一個通過該測試的廠商。華為計劃讓所有的數據通信、NGN及無線產品逐漸全線支持IPv6。同時,中興通訊公司也在開發支持IPv4和IPv6協議的核心路由器產品,并在移動通信產品如軟交換、CDMA和W-CDMA核心網絡產品上由設計開始就考慮支持IPv6。
劉東認為,不支持IPv4向IPv6平滑升級的骨干路由器將逐漸推動市場,到2006年,不支持IPv6的產品會沒有市場。對中國來說,隨著CNGI部署以及2008年奧運會的舉行,各種新的技術和新的應用將得到大規模應用,那時將是IPv6發展的最佳時機。
作者:池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