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5 點擊率:70
韓國電子產業正在努力降低對日本的依賴,同時向芯片制造產業以外擴張,開發新的知識產權和新的產品種類。日本是韓國電子產業的競爭對手,也是其電子元件和材料的主要供應國。
上述努力是吸引外國直接投資計劃的組成部分。目前韓國和美國正在加緊完成一項自由貿易協定。該協議將擴大美國公司的市場準入,同時解決IP保護等棘手的貿易問題。
韓國政府和產業高層人士日前召開會議,招徠對韓國電子、制藥、生物科技和汽車產業投資。貿易官員強調,韓國總是較早地接受新技術。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長Young-Ju Kim表示,“韓國是很好的試銷市場”,尤其是對于新型電子產品。
Kim表示,美韓達成自由貿易協定(FTA)將為美國投資者提供“更強的”IP保護。外國公司經常指控韓國和其它亞洲國家要求其轉讓IP,以此為條件來決定是否擴大外國公司的市場準入,而且對于IP的使用也缺乏限制。美韓貿易協定目前正在國會進行激烈討論。
韓國國際投資振興機構Invest KOREA的主管Tong-Soo Chung表示,韓國在全球“已采納以FTA為中心的策略”。Invest Korea日前主辦了一個投資峰會。
官員們表示,美國電子企業早就登陸韓國市場了,但對于能源開發和環境的擔憂正在吸引新的企業進入該國市場。例如,愛克森美孚(Exxon Mobil)最近簽署了一項協議,準備在韓國興建一家工廠生產鋰離子電池隔離膜。Chung表示,這種膜將用于未來的混合燃料電動汽車上面。
據韓國政府統計,2007年韓國電子出口額估計為1260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9.5%。官員們表示,出口旺盛,以及韓國持續在內存和顯示器等關鍵市場保持全球領先地位,暗示該國已走出20世紀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
韓國電子技術研究院估計,韓國目前占全球LCD市場的38%,占等離子顯示器市場的52%,占OLED市場的40%。三星和海力士半導體等存儲產品生產商的總體市場份額繼續大增。該研究院估計,2006年韓國芯片生產商占據了45%的DRAM市場和66%的閃存市場。但官員們表示,韓國高科技產業必須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并擺脫目前對于日本供應商的依賴。據韓國電子技術研究院的資深副總裁Kyeung-Hak Seo,韓國芯片廠商出口多元化,意味著更加重視圖像傳感器、RFID和其它可能利用現有產能并創造新的產品種類的半導體技術。
Seo和其它韓國官員還強調,正在尋求美國的高科技投資,以此作為降低對日本元件及材料供應商依賴程度的一種手段。2006年,來自日本的進口占韓國進口總額的22%,來自美國的進口僅占17.5%。Seo表示,韓國的目標是在與日本的競爭中搶占先機,把韓國轉變成“全球市場的試驗場”和高技術元件與材料的亞洲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