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的支撐技術,可以讓未來的智能城市成為現實。它允許各種電子設備通過可連接無線感應器和移動互聯網的SIM卡相互通信,用于管理、監控和服務提供。
全球M2M的連接數量正呈現指數級增長態勢,有人預測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高達500億。如此龐大的連接數量預計可以分布于幾乎所有主要的市場中——從醫療、運輸、能源到農業等等。
由oneM2M制定的標準規范提供了通用M2M服務層,該層可嵌入各類硬件和軟件中,并可連接現場的無數設備。
該組織將為M2M制定全球端到端規范,目的在于降低成本、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創建規模經濟、簡化應用開發,以及避免標準重疊等。
這一聯盟由七家標準組織所構成,包括ARIB、ATIS、
CCSA、ETSI、TIA、TTA和TTC。這些組織都在研究制定技術規范和報告,以確保M2M設備可以成功地在全球范圍內實現通信。
戰略分析公司的企業研究經理Andrew Brown在評論這則新聞時稱,M2M缺乏標準已經成了M2M市場發展的關鍵障礙。
Brown在博客中寫道,“制定全球一致的標準框架顯然是有益的,也將有益于最終用戶、設備提供商、服務提供商、標準制定組織和其他人。”
“理論上說,聯盟將有助于制定一組標磚,將允許各種設備跨地域和行業用中間件通信,從智能網格到智能家庭,從汽車行業到醫療行業。”
然而,他補充說,在通用服務層能夠建立起來之前,會有大量的困難需要克服。
例如不同垂直行業有不同的要求和標準,所以一個服務層不可能跨所有行業完全同樣地運行。應用的構建與開發也是因行業協議和規范而有所不同的,所以讓標準彼此和諧就意味著行業內部首先需要達成一致。
而且,跨不同區域的監管也是不同的,標準組織不可能專門為跨不同市場的不同政府制定策略。另外,財務問題也可能引起不同標準組織之間的分歧。
Brown說,“協調M2M服務層中的所有元素需要時間和關注,可能需要逐個行業逐個行業去解決,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