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5 點擊率:48
引言
以太網現在信息的強大性跟控制的快捷性,能夠實現快速的串聯跟控制,為現代工業制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E網到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工業以太網已經被業內認為是未來控制網絡的最佳解決方案,也是當前現場總線中的主流技術。工業化的新翹楚就由此誕生
以太網(Ethernet)出現于1975年,1982年成為IEEE802.3標準的第一版本。1990年2月,該標準正式成為ISO/IEC8802.3國際標準。在商用數據通信領域,以太網技術發展成為互聯網的基礎通信技術,導致了一場全球信息技術的革命。以太網的成功之處在于實現了便捷的網絡互連,通過以太網連接的網絡和設備可以是不同類型的網絡、運行不同網絡協議的設備和系統,聯網的設備可以方便地實現互連、互通與互操作。
以太網現在信息的強大性跟控制的快捷性,能夠實現快速的串聯跟控制,為現代工業制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E網到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工業以太網已經被業內認為是未來控制網絡的最佳解決方案,也是當前現場總線中的主流技術。工業化的新翹楚就由此誕生。
進入21世紀以來,以太網技術開始應用于工業自動化控制網絡。工業以太網交換機是在商用以太網交換機(IEC8802.3標準)的基礎上研制而成的,適應不同工業控制系統的功能和性能需求,適應各種惡劣環境的高可靠性數據交換設備。
2007年12月,IEC出版了IEC61158現場總線第四版國際標準,包括EPA實時以太網在內的9種類型的工業以太網進入新版標準。它標志著工業以太網技術成為與現場總線技術并列的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網絡通信解決方案。由于以太網技術標準開放性好,應用廣泛,使用透明、統一的通訊協議,以太網將成為工業控制領域唯一的統一通信標準。工業以太網為機器與機器之間的
數據通信提供了統一的網絡平臺,是未來物聯網的重要網絡基礎。工業以太網與商業以太網都符合OSI模型,但針對工業控制實時性、高可靠性的要求,工業以太網在鏈路層、網絡層增加了不同的功能模塊,在物理層增加了電磁兼容性設計,解決了通信實時性、網絡安全性、抗強電磁干擾等技術問題。目前工業以太網已逐步應用于電力、交通、冶金、煤炭、石油化工等工業領域中。作為新興產業,全球工業以太網行業目前正處于產業發展的導入期,最近十年的增長速度遠高于互聯網和現場總線的增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