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發布日期:2022-04-17 點擊率:164
伴隨TPM模式的推廣,設備綜合效率(OEE)理論應運而生,OEE成為很多制造企業在衡量和提高設備綜合管理水平方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國際通用的質量管理體系QS9000也把OEE指標作為持續改進的有效措施之一,作為科學分析和評價企業設備使用效率的指標和基準。 1、設備綜合效率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20世紀60年代初,日本引入美國的生產維修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自主維修的理念,于1969-1971年之間形成TPM管理模式,到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分別被美、英、德等工業化國家引入,成為現在很多企業指導設備管理和維修的模式。
按照國際TPM協會主席Hartmann的觀點,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使得TPM這種先進的管理模式在近20年后才得到西方工業化國家的廣泛認同,最終在西方國家的企業中得到廣泛應用,主要歸因于全球范圍內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伴隨TPM模式的推廣,設備綜合效率(OEE)理論應運而生,OEE成為很多制造企業在衡量和提高設備綜合管理水平方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國際通用的質量管理體系QS9000也把OEE指標作為持續改進的有效措施之一,作為科學分析和評價企業設備使用效率的指標和基準。
1.1 國際半導體組織設備綜合效率
國際半導體組織(SEMI)1999年將全面設備效率OEE作為衡量設備生產能力的計算方法和標準,該方法完全依據半導體廠設備狀態時間計算,計算方法準確,能夠預知設備的運行狀況,更加適合柔性生產設備,彌補了SEMI以往計算效率方法的不足。SEMI將全面設備效率定義為可用效率、生產效率、速率效率和質量效率的乘積。即:全面設備效率=可用效率×生產效率×速率效率×質量效率。
1.2 QS9000標準中設備綜合效率
設備綜合效率是最高層次的設備技術經濟指標,主要內容是通過時間開動率(可利用率)、性能開動率和合格品率來綜合反映設備的停機損失、速度損失和廢品損失,使各類損失明確化,并可及時用量化的數據來描述設備管理持續開展的效果,在2000年-2002年,基本采用設備綜合效率OEE等于時間開動率、性能開動率和合格品率3者乘積表示,但不同企業之間對時間開動率(可利用率)的計算方法不同。
1.3 設備完全有效生產率(TEEP)
針對企業在進行OEE計算時常常遇到很多迷惑的問題,如屬于外部因素和設備技術改造調試、新試產品、待料、質量檢查、質量停機或者由于外圍單位造成的能源供電設施中斷等一系列外部因素停機,國內設備管理專家李葆文引入了非設備因素停機的概念,在OEE的基礎上在2002年又提出了設備完全有效生產率(TEEP)的定義和計算方法,同時對OEE計算方法的修正,讓設備完全利用的情況由完全有效生產率這各指標來反映。
1.4 麥肯錫及寶鋼熱軋廠共同提出的產能利用率和設備綜合效率
產能利用率=可利用率×設備綜合效率
其中設備綜合效率=運行效率×生產合格品時間比率
可利用率是機器可用時間的百分比即時間開動率,即可用時間相對日歷時間的比值;運行效率是有效運行時間相對可用時間的速率,即性能開動率;生產合格品的時間比率是生產滿足質量規范要求的產品時間(凈生產時間)相對有效運行時間的比例。
由此可見,目前國際上有關設備綜合效率的理論在不斷深化、發展,同時并存的定義和計算方法很多,相互之間有較大差異、也有一定聯系,哪種更科學、合理、更能揭示問題、更適用于寶鋼以及熱軋廠,需要進行比較分析、研究,從而找出適用于寶鋼以及熱軋廠的設備綜合效率指標,指導設備管理工作。
2、國內外設備綜合效率水平比較
據國際TPM協會的數據,許多世界級企業在引入TPM模式后設備有效度(時間開動率)、性能開動率、產品合格品率分別達到90%和95%和99%,設備綜合效率因而達到85%,較前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在鋼鐵界,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韓國、日本和中國的寶鋼,設備綜合效率水平分別處于何種水平:
時間開動率A=(a-b-c-d)/a
運行效率B=(a-b-c-d)/(a-b)
可利用率C=(a-c-d)/a,(a、b、c、d分別對應表格內日歷時間等數據)
由于無法得到在性能開動率和合格品率等方面更詳細的數據,僅用設備綜合效率的因子之一——時間開動率進行比較,寶鋼2003年處于低于80%的水平,而日韓企業已超過80%;如采用可利用率進行比較,日韓企業已超過85%,而寶鋼低于85%。通過寶鋼和韓國、日本鋼鐵企業的比較,寶鋼盡管設備裝備和技術均為世界一流水平,但在設備管理指標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