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電路無虛焊和接觸不良現象,查電源啟動電路和正反饋電路無異常,查取樣放大電路及脈寬控制電路,也沒有發現問題。
電源不起振時測量開關電源無11OV電壓輸出,測圖1開關管V704(2SD2334)c極電壓為300V,b極電壓為0.8V,e極電壓為0V。電源起振后V704b極電壓為0.05V,e極電壓為0.06V。圖聲正常。可是收看不到1分鐘,突然三無。查11OV電壓消失,測300V電壓正
常,測V704b極電壓又變

為0.8V,C極電壓又變為OV。同行說,這是電源停振的表現。可是,筆者的維修經驗表明:該電源若因正反饋回路斷路引起停振,則開關管V704b極電壓為0.6V(V704 be結錯位所致);若因V704e極脫焊開路或e極限流電阻R711(0.39Q)斷路引起停振,則V704b極電壓為1.1V。現在測出的7704b極電壓為0.8V,作何解釋?難道開關電源還處于弱振狀態?試用MF47型表DClOV擋測,+B(11OV)輸出
端竟然有2V輸出(DC250V擋讀不出),低耳細聽開關
變壓器還有微弱的“吱吱”聲。這說明開關電源還存“奄奄一息”工作。既然同行已對電源啟動電路、正反饋同路、穩壓環路均進行了仔細檢查,未見元器件損壞,那么,剩下的只能是開關
變壓器或開關管不良了。焊下開關管測試,與正常管無差別,但用烙鐵加溫后再測試,發現be結阻值變大,溫度下降后又恢復正常值。
●開關管熱開路是導致開關電源停振的一個重要原因。開關管be結阻值變大后,其基極電壓升高,開關電源處于弱振或停振狀態。
二、開關管發燙的原因在哪里?
由于筆者手頭暫無原型號的D2334開關管,故用一只D1710進行代換。實踐證明,D1403、D1710等開關管完全可以代換D2334。更換V704后,每次開機時電源都起振,也不出現停振現象。但開機不到5分鐘,開關管就燙手,趕緊關機,以防過熱損壞。該機開關電源為熊貓中、小屏幕彩電常用的行鎖頻結構關聯 型調寬式開關穩壓電源,其工作原理對維修人員來說并不陌生,但該電源開關管過熱屢損讓很多人傷透腦筋。有人說是開關管代換不當造成,有人說是正反饋電路元件變質所致,有人說是脈寬控制電容不良引起,也有人懷疑過流保護電路失效。還有人想到是不是行同步控制脈沖電路不良惹的禍?理由是斷開行同步控制脈沖電路(拔掉行鎖頻繞組插頭)后,開關管不再發燙了。但是很少有人將該電源開關管發燙故障修復,要不然為何常常看到該電源被人換成三洋83P電源或開關模塊了呢?
筆者在檢查該機開關管V704c極犬峰脈沖吸收電路時,發現尖峰吸收
二極管VD705(RGPl0J)擊穿!難道這就是開關管過熱屢損的真正原因?試用一只同型號快恢復二極管更換后,開關管不再發燙了,說明故障根源就在這里。
●開關管c極尖峰吸收二極管VD705擊穿后,相當于在開關變壓器T70l初級繞組兩端直接并聯了一只O.01μF的尖峰吸收電容C706,開關管不會因尖峰吸收不夠而過壓損壞,反而會因尖峰過吸收而過熱損壞!這是因為,尖峰吸收電容容量過大,勢必導致開關變壓器初級繞組自感電勢幅度降低,從而引起正反饋繞組感應電勢幅度降低(參見表1有關數據),開關管處于欠激勵狀
態,其損耗增大,故發熱嚴重,長時間工作必然過熱損壞。上文中提到的開關管熱開路現象,正是開關管激勵不足所致!
對比表l中的正常數據與故障數據,該機的故障機理一目了然:VD705擊穿→T70l初級繞組自感電勢幅度降低→T701正反饋繞組感應電勢幅度降低→V704激勵不足(be結電壓變低)→V701發燙,穿透電流變大(V704C極電流變大)→V704過熱損壞。而上文提到的斷開行同步控制脈沖電路后,開關管不再發燙的原因是:行頻脈沖斷開之后,開關電源振蕩頻率降低(開關變壓器發了“吱吱”聲),開關管所需的驅動脈沖幅度要求變低,開關管為于處欠激勵狀態,自然不會出現過熱損壞現象了。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認為VD705擊穿后造成開關管發燙的原因是泄放電阻R703(100kΩ)一直在消耗開關變壓器中儲存的能量,使開關管導通時間變長、功耗增大所致。實踐證明,這種觀點不能成立。在VD705擊穿的情況下,試斷丌R703,保留C706,開關管依然發燙;而斷開C706,保留R703,開關管就不再發燙了。
表l
測量部位工作狀態 |
正常情況下 |
V705擊穿 |
T701初級繞組電壓(V) |
340 |
325 |
T701正反饋繞組電壓(V) |
9.5 |
8.5 |
v704b極電壓(V) |
O.07 |
0.05 |
V704e極電壓(V) |
O.05 |
O.06 |
v704c極電流(mA) |
150 |
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