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27 點擊率:78
作為乳膠漆的顏料,人們對其有多方面的要求,例如顏色、遮蓋力、著色力、吸油量、耐光性、耐候性、耐酸堿性、臨界表面張力和分散性等。
顏色是顏料性能中最富特征的性質,尤其是著色顏料。顏料的顏色是構成乳膠漆色彩多樣化的基礎。它主要取決于其化學組成和結構,還與光源、顏料粒徑和感知顏色的人等因素有關。
光是一種電磁波。通常認為可見光的波長為380~780nm。只有可見光輻射才能刺激眼晴產生視覺。
光和顏料有如下一些作用:透過、反射、吸收和散射等。若可見光全部透過顏料,則該顏料呈無色。若全部被反射,則顏料呈白色。若全部被吸收,則顏料呈黑色。只有當顏料選擇吸收可見光中某些波長光線,反射另一些波長的光線,顏料才是彩色的。人們感覺到的顏色,不是吸收光波長的光譜色,而是反射光的光譜色,是反射光作用于人眼視覺而造成的,它是被吸收光的補色。
在絢麗多彩的世界里,顏色的種類看起來是無窮無盡的,有紅、橙、黃、綠、藍、紫、黑、灰、白等等。它們之間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系,一個顏色可以由三個參數來確定,即色調、飽和度和明度。
(1)色調(hue)
色調亦稱色相,用以表示紅、黃、綠、藍、紫等顏色的特性,是一種視覺感知屬性。物體的色調決定于光源的光譜組成和物體表面所反射(或透射)的各波長輻射的比例對人眼所產生的感覺。
色調的劃分沒有絕對界限,可見光波連續變化的兩個相鄰顏色,如紅黃之問,黃綠之間等,存在著過渡區,從一個顏色過渡到另一個顏色,其中問的顏色變化是連續的。
(2)明度(1ightness)
明度表示物體表面顏色明亮程度的視知覺特性值,以絕對白色和絕對黑色為基準給予分度。
(3)飽和度(chroma)
飽和度是在色調“質”的基礎上所表現出的顏色純度,又稱彩度??梢姽獾母鞣N單色光是最飽和的彩色,這些顏色中摻人白光越多就越不飽和,對光波的反射選擇性就越差,最終結果變成白色,對光波的選擇性越強越飽和。
顏色表示可參見GB/T156o8-1995?中國顏色體系?。
(1)非彩色(achromaticcolor)
非彩色是對可見光波無選擇性吸收的結果,所顯現的是黑、灰、白顏色系列。非彩色只有明度的差別,即所謂的中性色,都布置在孟塞爾顏色立體的立軸上。當對可見光波所有波長反射率在8o%~9o%以上時,體現很高的明度,可看成白色。若對可見光波的所有波長反射率在4%以下時,呈現很低的明度,可看成是黑色。反射率在這兩者之間的是灰色,純白是理想的全反射的物體,其光反射率等于1。實際上所謂白色顏料,并非純白,對可見光譜所有波長的反射率并不完全相同,稍有選擇性地吸收,因此各種白顏料之間顏色仍有差別,黑色也如此。
(2)彩色(chromaticcolor)
黑自系列以外的顏色就是彩色,是物體對光譜各波長選擇性吸收的結果,對光的反射既有“量”的變化,也有“質”的不同c所謂“量”的變化,就是可見光譜反射率的高低表現為彩色對光波的選擇性。選擇性越強,飽和度越高,反射率越高,明度越高。所謂“質”的不同,就是對可見光譜的各波長反射率不同,在某一段波長的反射率大,則主要表現該區間光波的顏色,所以,不同的光譜反射率曲線也就表現為色調的不同。因此,彩色能全面包括顏色的3個特性:色調、明度、飽和度,而非彩色只包括一個顏色特性一明度。
(1)目測法
目前國內顏料顏色的檢測大多使用目測法,具體按GB/T1864-89?顏料顏色的比較?進行,規定在相同條件下將顏料分散至展色劑中,然后用濕膜制備器將其涂布在無色透明的玻璃板上,涂后立即在散射日光或標準光源下,與標準樣品進行平行比較,顏色差異的評級分為:近似、微、稍、較四級。其中微、稍、較之后需列入色相及鮮、暗的評語。白色顏料以優于、等于或差于標準樣品及加上色相進行評定。
(2)儀器測量
用測色儀可以把每個顏色用數字測出來,準確快速,資料也易于交流和保存。但儀器測色也存在局限性,在某些情況下,儀器測定結果與目測結果存在較大差別。目測和儀器測量的結合能客觀準確地評定顏色。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