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ter Towbars公司總部位于迪賽德(Deeside),使用艾默生CT驅動器的自動焊接平臺控制后,其牽引桿產量得到大幅提升,單個牽引桿組件的焊接時間最多減少50%!。
新的旋轉焊接平臺由國際自動化技術公司(ATI,總部位于特爾福德(Telford))設計制造,采用由艾默生CT Dynamics公司的Unidrive SP交流驅動器(帶UMD
伺服電機、板載EZMotion模塊帶編程功能)。
旋轉焊接平臺(又稱焊接“機械手”),通常與MAG焊接機器人共同使用——可實現360o旋轉焊接,焊接期間增幅通常為45o。
“客戶正在尋求各種可替代自動化方法,以代替過去的手動操作”ATI的總經理Alex Wilson解釋道,“解決方案需要與焊接機器人整合,專業機器制造人員提供的解決方案需要PLC來提供控制和接口——成本都很高。現在我們的方法簡單的多:無需PLC,只需將機器人輸出卡片的位置編號直接連至Unidrive SP內的EZMotion模塊。同時,在加載每次任務時,驅動器的安全禁止功能可保證絕對的安全。切換同一類別的4個安全停止時,就不需次次關閉驅動器或使用觸點。

僅需機器人的3個輸出即可組成8個二進制編碼,從而控制焊接平臺的旋轉、“停止”和“運行”。加速/減速以及定位程序均可在易于編程的EZ-Motion卡內完成,EZ-Motion卡內置于每臺2.2kW Unidrive SP交流驅動器。為具有最佳的動態響應,并與驅動器匹配,我們采用了115UMD Unimotors的低脈動無刷交流伺服電機,其配備的正弦/余弦絕對
編碼器反饋可精確控制位置。
每個組件的元件(包括托架、支腿和側板)都被安裝在80個不同的焊接平臺內,并夾持到位。焊接平臺寬達1.5米,深達800毫米。我們工作就是設置機器人控制器,按下啟動按鈕啟動整個焊接過程,、旋轉至所需位置后再次焊接。整個過程中大約有850個變量,每臺新發布的機器都配備最新設計的牽引桿。
7個機器人用來焊接牽引桿組件,其中4個現已配有兩個機械手,每個組件的焊接時間明顯降低。
主要優勢
- 焊接時間縮短50%
- 焊接質量提高
- 安全禁止功能,安全設備得以簡化
- 方便與現有自動化設備整合
“以前,每個任務都分為4個階段完成,”Witter高級制造工程師Gary Nuttall解釋道,“而且每個階段都需要單獨的焊接平臺。部分焊接組件還必須手動地在階段間轉移。我們希望能避免手動操作。現在,手動操作越來越少,焊接質量也得到改善。相應的人員失誤也更少,整個焊接過程時間縮短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