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17 點擊率:27
近日,筆者在舊金山和美國的HTML5開發者進行了一次近距離的接觸,感受中美HTML5開發者的熱度差別和不同市場階段的中美表現巨大差異。
中國和美國的HTML5市場差距有多少?
首先,從下面兩張趨勢圖我們很容易發現美國的HTML5公眾關注度是從2009年底出現第一次的快速上漲,而將近2年后2011年下半年,中國的HTML5市場才出現了第一次的集中關注。
美國HTML5市場經過5年的長期發展之后,早進入理性的狀態,不是炒作概念或者單純的市場宣講活動,甚至關注度出現了下降,已經變成了在web技術各個獨立領域深度探索和創新。而中國HTML5市場在2015年的此刻雖然關注度火熱,但是可能比美國市場出現了更進一步的延后。
圖1:HTML5在美國的關注度數年的趨勢
圖2:HTML5在中國的關注度趨勢
美國HTML5開發者和公司在做什么?
1、 先總結:從創新到實用
此次見到了很多很“cool”的公司,其中有一家公司利用WebGL和Websocket技術,將一個方程式賽車場搬到了互聯網上。
他們是這樣做的,首先賽車上被安裝的上千個傳感器可以實時數據回傳,通過Websocket技術和HTML5的結合在PC上做實時的跟蹤模擬展示,并且可以以3D的形式呈現。這種方式的實現,除了感覺震撼,也讓我感受到一個真正的程序員在創新和技術深度使用上所下的功夫。并且通過這種努力讓創新的想法得以變成現實。虛擬現實、IoT物聯網、3D是美國HTML5開發者目前所關注的焦點。
2、 美國的HTML5和移動
對于把Web App網頁加殼直接打包成成一個iOS和Android App的模式,美國的開發者基本不再更多地提及。
通過和美國網頁開發者的交流,我發現經過5、6年的發展,大家對于寫一套代碼可以直接在PC、手機瀏覽器、加殼成App(當然在中國還多了一個微信的發布渠道)這種模式的認識已經比較成熟,普遍認為這種理想主義狀態下的模式并不能帶來真正的用戶體驗。
他們對于純前端框架的使用也比較謹慎。比如有一個開發者告訴我,因為Angular.js在重寫 2.0并且會在1.0的版本上徹底重構,因此在很多美國開發者現在不會選擇至少到新版本的發布。這段對話最重要的價值是讓我明白美國HTML5開發者的成熟和理性。
因此,美國HTML5開發者在移動上也并不會抱著偷懶的心態寫一套代碼,希望在PC、手機等全部通用。這也能解釋為什么Sencha等這種前端框架發展不慍不火的現狀。
3、 在美國開發者的眼中,React JS/Native是什么樣的?
讓我出乎意外的是,React Native在此次美國交流中并沒有那么火熱。
我原以為,Facebook剛剛發布React Native會讓美國開發者熱情高漲。大家都很關注,但是只能說沒那么讓人激動。我和一個開發者溝通了對于ReactJS和React Native的經驗,他告訴我,React JS更多被用在了PC端,而移動端使用React Native對于一般的前端工程師來說也并不簡單。很多大公司非常高級的前端程序員會追求新技術,并且嘗試使用。
另外,他們也相信,有Facebook站在后面背書會持續發展,但是對于大多數前端HTML5開發者來說還是太復雜了。因為使用React Native對前端程序員的要求不是單純的Web技術,同樣需要原生的開發經驗和能力,想作出真正好用的App,可能需要的不僅僅是嘗新的興趣,更需要有多種技術跨領域使用的能力,否則只能當成程序員的一種學習。并且關于React在美國HTML5開發者中也存在著巨大的Hype(爭議)。我總結此次交流,發現React的發展仍舊任重道遠。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