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17 點擊率:23
幾十年來,我們對漫畫書和科幻小說中常常出現的腕式對講機非常熟悉,而工程師們實現這一技術要比作家憑空想出這一場景困難得多。直到今天,它們才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如果當下無處不在的智能手機是《星際迷航》所幻想出來的溝通工具,那么可穿戴設備(例如智能手表、健身腕帶或是將我們的手指變成手勢控制器的指環),則最終能將最新的高科技帶給大眾。但可穿戴設備并不僅僅是現有移動設備的演變,它的物理尺寸和電路要求與智能手機有著極大的不同,這讓它們屬于完全不同的硬件類別。物理尺寸、電池容量和使用環境(防水防震等特性對可穿戴設備來說要重要得多)的差異意味著可穿戴設備在設計上具有不同的要求和局限性。設計師不能寄希望于僅僅改變現有智能手機的尺寸就能得到可供使用的智能手表。
想要了解這種不同,只需對比兩種在各自領域領先的不同產品,以Pebble智能手表和iPhone 5S為例:在封裝密度方面,前者的外殼僅為43×34毫米,約是4英寸屏幕iPhone手機表面積的1/5。在10毫米厚的外殼內,Pebble的設計師必須讓其容納下一個2.3英寸的LED顯示屏和包含存儲器、系統芯片控制器、各種傳感器、藍牙芯片和電池的電路板。所有組件都被設計在一個雙面電路板上,相關組件和連接的空間極其有限,但對于消費者來說,手表自然是越薄越好。
對于可穿戴設備的設計要求并不止步于封裝。由于容納電池的空間有限,產品在運行和待機模式下均需極為省電,但又需支持藍牙通信,可立刻啟動,還要能無縫運行用戶設定的應用程序。沒有人會僅僅為了看時間而購買智能手表,但與漫畫書不同的是,很少有人希望用智能手表、互聯眼鏡或健身腕帶來取代智能手機,這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設計的難度。而智能手機也正在發展成為多用途中心,可支持、連接越來越多的可穿戴設備。這也意味著大多數可穿戴設備都不需要大容量永久性存儲或快速的多核處理器。因此,綜合考慮容量、尺寸和用電量要求,可穿戴設備是使用NOR閃存的理想平臺。
回到未來:NOR閃存最適用于可穿戴設備
在智能手機能夠存儲一季里值得收藏的電視秀或完整音樂庫之前,當手機還只是部電話時, NOR閃存曾是手機首選的永久性存儲介質。NAND成序列地存儲多個比特(bit),通過犧牲隨機存取的方式來獲得密度和寫入速度,而NOR則更像傳統的DRAM——可以分別讀寫每一個存儲單元,而不是一次讀寫整個塊。這意味著NOR適用于可在本地執行而無需首先復制到另外的RAM緩存的應用程序代碼。隨機存取還意味著NOR閃存具備高速寫入速度——對于串行設計(串行外設接口)可高達20MB/s,對于并行NOR設計可高達250MB/s。
在可穿戴設備中使用NOR閃存而不是NAND具有明顯的益處。NOR閃存的直接代碼執行能力可顯著縮短啟動時間,可以讓設備立刻啟動。同樣,代碼執行無需RAM就意味著待機時的用電量大大減少,因此在可穿戴設備必須使用微型電池的條件下,設備的使用時間可以得到延長。
由于可穿戴設備一般會連接到另一個設備上,通過該設備連接互聯網服務和數據庫,所以它們無需存儲太多本地數據。相對音頻和視頻文件的大小而言,就算是一整天的健康和健身測量數據都是極小的。鑒于可穿戴設備中的空間十分有限,NOR閃存容量與芯片尺寸比NAND更適合于應用程序的需求。
第二點可能會讓人感到意外,因為NAND閃存陣列的密度要大大高于NOR。實際上,由于NAND閃存針對最大密度設計,所以產品一般會使用最小工藝節點,目前為16nm 。但問題是,除了存儲單元之外,所有存儲器器件都有一定的電路開銷,例如行地址解碼器、感應放大器、位線控制電路、外圍I/O電路、電壓調節器和I/O針腳等子系統。芯片上的開銷區并不與存儲容量成線性增加。縮減存儲陣列的尺寸后,芯片上用于外圍邏輯的空間只會少量增加。這意味著即使使用上一代的25nm工藝尺寸,最小可行的NAND器件也是1Gbit。這對于大多數可穿戴應用都是無法接受的,因為市場主要需要的是512Mbit或更小的存儲器件。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