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0-09 點擊率:74
從2016年開始,國內對人工智能的關注度持續走高,互聯網巨頭騰訊在這一年成立AILab,百度則向人工智能轉型。2017年全國兩會,人工智能一詞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一時間,人工智能領域似乎成了又一個風口。那么,當人臉識別遇到正熱的人工智能,會發生什么?
2017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產業創新大會上,就探討了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的技術發展路徑和產業演進過程,以及人臉識別技術、應用落地的最新發展,計算機視覺領域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機遇期,將與智慧城市建設協同發展,正式開啟“智能社會元年”。
人工智能從頂層設計到落地應用
當80年代《終結者》上映時,人工智能似乎還在遙不可及的天邊。2016年以來,一系列人工智能大事件使人們意識到奇點將至,人工智能已開始介入人們的生活。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人工智能也成為熱點,不僅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且成為眾多科技界代表、委員提案、議案的關鍵詞。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樊會文表示,在工信部的支持下,賽迪研究院創建了“機器人圈”新媒體,以及國家機器人檢驗與評定中心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正牽頭組建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為大家提供交流合作的機會,營造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為推進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健康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當人臉識別遇到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時代快速來臨,科技水平的高速發展功不可沒。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社會化媒體、VR/AR等各個領域的技術,都處于一個爆發臨界點上,每一點技術上的進步都讓人工智能時代到來不斷提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天大應用數學中心漢柏聯合實驗室名譽主任葛墨林則表示,人工智能是國家今后重點的發展方向,也是知識密集型產業,人工智能的發展既依賴于基礎研究的突破,也需要應用領域的創新。
活動現場,國務院參事、科學技術部前副部長劉燕華在致辭時指出,人與智能機器互動的時代正在到來,從人臉識別領域切入,自組織體系和平臺機制將發揮巨大作用。而智能機器不斷向人類學習,會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更多的便利,使人的認知能力更加深入和精準,而人則可以借助智能的協助進行更進一步的知識加工與整合。
全國工商聯前副主席、中國西部研究與發展促進會理事長程路則表示,我國的人工智能已經和世界強國處于同一水平,對于激活產業,推動“一帶一路”將起到積極的作用。這些應用領域的創新已經有所體現,國務院國資委信息中心總經濟師、副主任張銘說,人工智能正在改變人類的社會,改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社會制度。經濟發展的熱點領域,如工業4.0、智能制造、O2O都和人工智能有關。
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朱皖也強調了本次大會將產業創新作為主題“選擇很恰當”,她指出:“產業創新是連接和打通技術與應用的重要途徑,對于人工智能下一步廣泛應用推廣非常重要,現階段人工智能發展正呈現出理論、技術與應用創新并舉的特征。”為此,工信部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和應用牽引,從四個方面開展工作:加強頂層設計,統籌部署產業發展;將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與一系列重大應用工程相結合;重點突破關鍵技術和重點產品;引導加強國際合作。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