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0-09 點擊率:56
紅外線觸摸屏,一般是在顯示器屏幕的前面安裝一個外框,外框里有電路板,在X、Y方向有排布均勻的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對應形成橫豎交叉的紅外線矩陣。當有觸摸時,手指或其它物體就會擋住經過該點的橫豎紅外線,由控制器判斷出觸摸點在屏幕的位置(如圖示)。
紅外觸摸屏可用手指、筆或任何能阻擋光線的物體來觸摸。紅外觸摸屏賴以工作的紅外光柵矩陣顯然要求在同一平面上,因此,紅外屏真正感應的觸摸的工作面距離顯示器屏幕有一定的間隔,在球面顯示器上使用尤其明顯。
★紅外屏的分辨率
紅外觸摸屏的物理分辨率由框架中能容納的紅外管數目決定,因此分辨率較低,過去市場上主要為32*32、40*32等,最大可達50*40,軟件倍增后可達99*79。現在紅外屏的分辨率已有較大提高,最大分辨率可達到1000*720左右。
★技術剖析
紅外觸摸屏靠多對紅外發射和接收管來工作,紅外管的性能和壽命都比較可靠,任何阻擋光線的物體都可用來作觸摸物,不過紅外線觸摸屏使用傳感器數目將近100對或更多,并且共用外圍電路,這就要求傳感器不僅本身性能好,還要求將近100對(或更多)的紅外二極管“光-電阻特性”和“結電容”都保持一致。實際應用中,萬一有哪一對出現故障,可以在上電自檢過程中發現并在此后加以忽略,靠鄰近的紅外線代替,由于每一對紅外線只“監管”約6mm左右(或更窄)的窄帶,而手指通常在15mm左右粗細,用戶是察覺不到的。但如果生產過程中沒有對紅外發射管進行老化測試,沒有很好的質量管理體系,將近100對(或更多)的傳感器,很快就不是一對兩對“掉隊”的問題了,總體壽命也就難以保證。
紅外屏賴以工作的是紅外線矩陣,矩陣上多點的Х、У坐標能組合出平方倍多的觸摸點,見圖,A、B兩點和C、D兩點對紅外屏來說是相同的效果,無法分辨哪一點觸摸是真正的觸摸點,怎樣處理?目前市場上的紅外屏對多點觸摸常見的處理不管是否連續,要麼不判斷,要麼判斷為左上角,即圖中不管是A、B還是C、D,都判斷為C點。真正技術過硬的紅外屏應該是對坐標連續的多點觸摸判斷取中點,即判斷為大物體的觸摸,而對不連續的多點觸摸不予判斷。
紅外線觸摸屏“進化史”
紅外觸摸屏 | 早 期 | 現 在 |
光照敏感度 | 早期紅外觸摸屏因依靠紅外光線工作而對光照環境比較敏感,當光照變化較大時,觸摸點位置判斷不準,其至導致死機 | 目前,通過脈沖方式工作的紅外觸摸屏,已經較好的克服了早期的缺點。 |
外框 | 紅外觸摸屏框架的工藝水平非常重要,框架的結構本身就破壞了顯示器原來的外形,而且框架內側是紅外濾色片,做不好就比較難看;此外,這個框架遭受破壞的機會最大,要考慮它的強度。 | 目前,比較好的作法是外框采用BAS塑料。保證強度。紅外濾色片單獨鑲嵌,并采用深色濾色片(淺色濾色片更容易生產,容易控制材料雜質,但對內光干擾更強,對外暴露內部器件難看),框架和顯示器之間設計有緩沖膠粒。 |
外觀效果 | 早期的紅外觸摸屏是一個中空的框架。由于工作面和屏幕的間距,使用時給人的感覺是手指還沒有碰到屏幕,軟件就已經動作,而且手指還不能歪著斜著點,必須垂直屏幕觸摸。 | 目前,紅外觸摸屏則改良成了帶玻璃的框架。這塊普通的玻璃實際上起到了限制手指再往里伸的作用,“點到為止”,這么做至少有兩個好處,第一:不必垂直屏幕觸摸,第二:可實現模擬“雙擊”。 |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什么是In-cell及O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