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20 點擊率:28
前言:
隨著 IT業的飛速發展,醫院信息化建設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現在的大型醫院都已經用上了醫院信息系統(HIs)。醫院信息系統的應用全面的促進了醫院的整體現代化建設,提高了醫療服務水平。但是目前的HIS系統中一些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例如當遇到突發事件,面對必須及時施救的病人時,醫生和護士必須先尋找該病人病例,查看病人病史以及藥物過敏史等重要信息,才會針對情況進行及時施救,然而這些都會耽誤搶救病人的最佳時機。
隨著一種處理速度快、數據準確, 自動識別能力較強的RFlD 技術在醫療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醫院就診患者數量大、就診速度慢的情況將獲得改變。
1.射頻識別技術( RFID) 簡介
射頻識別技術(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或稱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RFID 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 操作快捷方便。
RFID系統由標簽、閱讀器、天線及應用系統組成。
RFID 的工作原理是:閱讀器通過天線發送出一定頻率的射頻信號;當RFID標簽進入閱讀器工作場時,其天線產生感應電流,從而RFID 標簽被激活并向閱讀器發送出自身編碼等信息;閱讀器接收到來自標簽的載波信號,對接收的信號進行解調和解碼后送至應用系統進行處理;應用系統根據邏輯運算判斷該標簽的合法性,針對不同的設定做出相應的處理和控制,發出指令信號。
RFID 與其他自動識別技術的性能比較:
表1 幾種自動識別技術的比較
由此可見,RFID標簽具有體積小、容量大、壽命長、可重復使用等特點,可支持快速讀寫、非可視識別、移動識別、多目標識別、定位及長期跟蹤管理。這些特點均為RFID技術在解決醫院就診過程中患者身份識別的問題上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前景。
2 、系統概述
系統包括患者 RFID卡、讀寫器以及PC 機軟件組成。
當病人進入醫院后,佩帶上RFID 表帶,RFID 標簽中記錄著病人的編號、姓名、出生日期及性別以及既往病史等基本信息。外科醫生、麻醉師、護士持有閱讀器,可以讀取病人的RFID標簽內信息,之后閱讀器上將顯示系統記錄的病人歷史記錄,包括病人的照片(可以用來進一步確認病人)。讀取出這些信息后,閱讀器可將信息傳到 PC 機,系統將從后方數據庫中查出病人的病歷、數碼照片、藥物過敏史等信息。同時,在患者診斷后醫生通過電腦或手持機將患者病情、相關藥物情況等都輸入到RFID 標識帶中,通過與系統工作站結合,能夠充分實現對患者從入院、就診到結賬出院全過程的準確處理。
3 、硬件設計
硬件結構如圖1所示:
從成本、識別性能等多方面考慮,采用9l5MHZ系統。
1)RFID 患者標簽:
標簽包括芯片、天線、和封裝材料三個部分。
電子標簽芯片按功能和結構特征可以劃分為射頻接口部分, 數字控制部分,存儲模塊三個大的部分,其系統框圖如圖2所示:
該電子標簽芯片的模擬部分主要負責與讀寫器的通信,對數據的調制解調,并提供與電子標簽數字電路模塊的傳輸接口。同時為整個芯片提供電源、復位信號和各個部分的工作時鐘。
數字控制部分主要功能是處理模擬解調后的數據,負責整個芯片的控制以及防沖突機制和差錯檢測, 并根據需求與EEPROM 進行數據讀寫。
RFID 標簽的數據信息都存儲在存儲器中,一般采用EEPROM,用于存儲EPC代碼以及password等標簽的標識性信息。
2)RFID天線及閱讀器
天線用于實現標簽與閱讀器之間的通信,標簽被激活后向閱讀器發送信號,然后閱讀器接收到來自標簽的載波信號,對接收的信號進行解調和解碼后送至計算機進行處理。當標簽攜帶者通過或接近任何一個閱讀器時,閱讀器即會感應到信號,同時立即上傳到RFID服務器上,并記錄具體信息。
3)終端PC或者PDA等
用于顯示對標簽攜帶者實時監控的結果,提供查詢、統計功能。
4 、軟件設計
軟件是指運行于RFID服務器及各個終端的應用軟件,用于實現對標簽的維護管理,信息的讀取、分析和查詢等功能。
患者標簽管理軟件系統功能示意圖:
1)標簽維護管理模塊
主要負責患者標簽的正常使用。包括系統維護,制作發卡,掛失解掛等功能, 圍繞標簽的正常工作和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問題以及怎樣解決這些問題而設計,能有效的對標簽進行管理和維護,有力的保證了標簽在醫院信息管理過程中的正常使用。
2)身份與權限認證
當操作員要進入患者標簽管理系統時, 系統將要求輸入姓名,密碼進行身份認證。只有認證成功后,才可進入系統對標簽進行管理、讀寫與數據查詢等操作。
權限認證是讀取系統在隱私保護和界面友好的基礎上進行操作的軟件模塊,以防止患者信息的泄漏。主要包括兩部分:①決定這個標簽是否可以由讀取系統掃描并決定是否有權限對讀取的數據進行處理。②是否可以將 RFID 信息讀取后進行解碼。只有對卡片上已經設置的密碼進行認證并匹配后,才允許系統進一步的操作。
3)數據處理模塊
此模塊負責對標簽信息的讀寫和查詢。
計算機通過閱讀器讀取標簽的基本信息,并顯示在相應的屏幕上, 系統可通過讀取的患者ID 或姓名等信息實現對病人病史、藥物過敏史等詳細信息的查詢。查詢時,系統首先檢查要查詢對象是否為空,如果為空,則要求重新輸入查詢條件,若不為空, 系統將在數據庫中查找與查詢條件相匹配的病人資料,如果找到,則在對話框中顯示結果,查詢成功,否則,系統會提示“無此記錄,查找失敗”。
4)與HIS的連接
應用 RFID 可以幫助醫生或護士對交流困難的病人進行身份的確認,快速查詢病人的信息,還可有助于醫生護士對病人的管理,如監控病人是否已吃藥、打針等住院信息。因此,需要建立RFID 患者管理系統與 HIS 中門急診系統、住院管理系統等的連接。
RFID 患者管理系統與HIS通過標準是一種醫院管理信息系統的通信標準,規定了進行系統之間交換的醫療信息字符數據格式, 允許各個醫療機構不同的應用系統之間進行一些重要資料的溝通。
總結:
RFID 技術已經開始進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在醫院環境中的應用尚有很大的潛力值得挖掘。本文設計了基于RFID的患者信息管理系統,采用RFID技術實現對患者診療過程中的每個環節跟蹤確認,協助和指導護士完成醫囑, 通過與系統工作站結合,能夠充分實現對患者從入院、就診到結賬出院全過程的準確處理。本系統提高了醫院的智能化,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1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RFID 與 WLAN 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