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
“以前打吊水需要要一直盯著輸液袋,液體快沒時要追著護士給我們更換,現在好了,我們還沒按鈴,護士就已經及時來到床邊,幫我們更換了輸液。尤其是夜里再也不用擔心因為睡著了錯過打鈴提醒護士換液,同時感覺也沒那么吵了,親人可以更好的休息,在病區的顯示屏里還可以看到病房的溫濕度、噪音、空氣質量等各項環境指標,很放心也很貼心!”這是一位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住院的患者及家屬的真實感受。作為全國首家官方掛牌的智慧醫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一直不斷擴充智慧醫院建設內涵,改善和提升患者就醫體驗。物聯網的應用是智慧醫院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物聯網技術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就是一個新的嘗試。根據“頂層設計、分步實施”的原則,規劃設計了統一開放的無線物聯網平臺,實現了一套網絡滿足多種不同無線協議傳輸,同時支持WIFI無線網絡以及運營商5G網絡的加入,避免了基礎網絡的重復施工建設。開展物聯網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試點,實現了無線輸液監控、生命體征監測系統、無線體溫采集、病房環境監測、無線冷鏈管理、設備能效監測、移動資產定位、就醫時間采集、患者行為管理、醫療廢棄物管理等物聯網的應用,結合無線網絡的移動應用,實現了移動環境下的醫療、護理、管理、后勤、患者服務等各個方面的試點應用。
醫療無線/物聯網應用列表
無線輸液監控系統,在不干擾輸液流程的前提下,實時精確監測輸液的速度、余量和結束告警,幫助護士們實現從醫囑下達、配液到執行全流程的閉環輸液管理。
無線輸液監控
生命體征監測系統,采用鋪設在病床下的無線生命體征監測床墊或是佩戴在患者身上的傳感器,能對患者的壓瘡、體動翻身、在離床等數據超限或異常狀態報警,能動態實時連續的采集患者的心率、呼吸率、體溫等生命體征數據。
患者生命體征數據采集

體溫監測
患者定位和嬰兒防盜系統,采用先進的RFID無線射頻技術,依托無線物聯網平臺,信號無縫覆蓋病區,在出入口布置聲光報警裝置,可以主動預警,解決事故滯后性問題,有效杜絕特殊患者走失、嬰兒防盜、防抱錯等問題。
患者定位系統

嬰兒防盜系統
患者定位與治療時間采集,在急救中心實現了院前、院內和院后一體化的治療體系中各個階段和節點的患者定位和時間采集,有助于優化急救流程,最大程度地縮短了急救響應時間,提供從診斷、快速治療到隨訪全病程的時間序列管理。
患者定位與治療時間采集
無線冷鏈管理系統廣泛應用于醫院藥庫、檢驗科、生化室、血庫、污染區等重點監測地點,由于特殊藥品、血液和檢驗標本等有極高的溫濕度要求,將傳感器置于藥品標本存放間或冰箱,可實時監測存放間的溫濕度數據。
無線冷鏈管理系統
病房環境監測系統,通過在病區安裝無線環境監測器,實時監控溫濕度、光照、噪聲、PM2.5、PM1.0、PM10、TVoC、CO?等數據信息,進行實時分析,對環境異常事件進行報警,進而可與窗簾、空調或通風設備聯動,進行環境改善。
病房環境監測
醫療廢棄物管理系統,通過為每批次的醫療廢棄物綁定定位標簽,實時采集各類醫療垃圾的位置信息,將信息與后臺數據采集引擎及管理軟件系統互聯,對醫療廢棄物的基本信息、位置信息進行顯示記錄,從而實現醫療廢棄物院內運送追蹤,以便對各類醫療廢棄物處理周期進行查詢、監管。
醫療廢棄物管理系統
設備資產定位與設備能效監測系統,對監護儀、呼吸機、移動推車等需要經常移動、挪借的醫療設備,進行了資產定位和電源標簽管理,方便管理者查找、盤點以及統計設備的開機使用時間、使用頻次和使用軌跡等。
設備資產定位與設備能效監測系統
建設了統一開放的“物聯網集成平臺”和“物聯網運維平臺”,物聯網集成平臺可實現集中處理各物聯網應用與醫院現有信息系統或則數據中心對接。物聯網運維平臺可監控整個物聯網架構的不同層級運行狀態以及物聯網數據的集中展示。
設備資產定位與設備能效監測系統
2020年5月,安徽電信國內首次將5G網絡基站設備接入到無線物聯網平臺上,在無需重負鋪設線路的情況下,實現了樓內5G的快速部署,將5G信號覆蓋到了每一個房間,真正實現了樓內5G信號的無死角覆蓋。
5G通過物聯網實現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