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25 點擊率:47
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汽車越來越多地走進普通百姓家庭,私家車的數量尤其是在近幾年得到了飛速增長。汽車消費時代的悄然來臨相應地帶動了停車行業的興起與發展:城市為解決停車難問題而興建了大量的停車場,并且其建設規模日益擴大,設備系統日趨完善,管理技術也日漸成熟。對于商業中心、大型超市、醫院、飯店、機場、行政中心等各種公共場所來說,停車場作為重要的配套設施,其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在為人們停車帶來方便、加快停車場車輛周轉的同時,也給運營方樹立起方便、高效的人性化服務形象,因而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然而,停車場的空前規模在緩解了停車難問題的同時也給有車一族帶來了新的麻煩——找車難。由于停車場面積大、車位多,車輛停放得密密麻麻,方向不易辨識,所有標志物也大都相似,當車主返回停車場取車時,常常是已經忘記自己把車輛停放在哪里了。在這種情況下,車主往往會憑記憶比較盲目地四處尋找,有時也利用汽車門鎖遙控器來尋車,費時又費力不說,遙控器找車還存在很大局限性,如果是在攜帶有采購的物品的情況下找車,更是非常的不方便。當“找車難”狀況加劇,成為與“停車難”并肩的城市交通難題時,專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停車場反向尋車系統應運而生,并且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其發展潛力正在不斷提高。
一、從無到有——人工尋車
找車難問題初見端倪的時候,一些注重客戶體驗的大型商業停車場為了幫助客戶盡快地找到車輛,通常會派出大量的工作人員,手持對講機,均勻定崗在整個停車場,幫助客戶找車。這種方式既耗費人力,又增加了運營成本,實屬無奈之舉。而且即便是一群人幫忙找車,在對車主的車輛不熟悉的情況下,面對動輒車位上千的停車場,想快速找到某輛車仍是十分不易,只能挨個一輛輛找過去,運氣好的話花十幾分鐘就找到了,運氣不好的話就得耗上半個鐘頭。甚至更久。
可見,人工尋車無非是增加了找車人數,問題根本沒有得以解決。
二、信息化改革——刷卡尋車
后來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各行各業都充分認識到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逐步開始了全面的、科學化的信息化改革步伐。停車場也逐步向信息化、數字化方向發展,通過引進先進的高新技術和設備、采用高效率的管理方式,來引導車主進場停車。而在反向尋車技術方面,以刷卡尋車為主的新型尋車方式標榜著“智能管理取代人工”,迅速進入人們的視野,代替了原來的人工尋車方式,被不少注重顧客滿意度的商場、超市等地的停車場所采用。
由于是最早出現的反向尋車技術,刷卡尋車技術無疑存在缺陷。
刷卡尋車也叫刷卡反向尋車,主要是利用停車場內分布于各個區域的刷卡定位終端(或刷卡器)進行刷卡定位。停車場每個區域內都有安裝一個刷卡定位終端,覆蓋若干個停車車位,車主停好車后,要攜帶特定的停車卡在相應區域的刷卡定位終端上進行刷卡,車主到達區域點的時間及區域點的情況才能儲存在相應的系統服務器中;而車主返回尋車時必須在就近的某個查詢終端上再次刷卡方可獲得自己的停車位置信息。當然,這個停車位置的信息只能是范圍性的“車停在某區的刷卡定位終端附近”,而不是精確到“車停在某某車位”上的。
我們可以看出,要成功實現刷卡尋車,必須具備兩大條件:1、車主必須自行辦理相應的停車卡并要記得隨身攜帶;2、車主下車后必須記得進行主動操作——在就近的定位器上刷卡定位。看上去似乎的確是“智能代替人工”了,然而細思之下我們就會發現,刷卡尋車技術依然離不開人們的主動記憶和主動操作,上述兩大成功的必要條件嚴重制約了刷卡尋車的功能性和實用性,使之成為華而不實的“偽智能”。
我們常常看到刷卡尋車技術的使用者會有這樣的疑惑:“我有那辦卡、刷卡的閑工夫,我早就把車停哪給記下來了”。可見,刷卡尋車技術存在明顯軟肋,需要進一步提升其實用性。事實上,刷卡尋車系統在投入市場后不久就多被棄置未用,僅作為商家宣傳標榜其“人性化服務”的一種噱頭而存在,這不僅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也給停車場運營商造成了損失。類似的技術還有取票尋車、條碼尋車等,也是在停車場每個區域內設置一個定位機(或條碼打印機),車主停好車后要從相應區域的定位機上獲取一個小票憑證(或一張條碼),返回找車的時候通過引導機讀取小票憑證(或掃描條碼)來獲得自己的停車位置信息。另外,現在市場上還推出了手機短信尋車系統、手機二維碼車位導航、指紋識別尋車等等,看上去獨特新穎,但實質上跟刷卡尋車一樣,也都無法擺脫需要客戶主動定位的弊端。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當然,刷卡尋車技術依然是尋車技術從人工邁向智能的發展歷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人們已經開始將目光投向這塊市場,并對反向尋車的新技術更加期待。
三、智能化時代——視頻尋車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停車行業進一步發展。在“視頻尋車”這一構想正式實施之前,反向尋車系統首先嘗試了拐彎處視頻檢測技術,即在停車場每個拐彎處安裝攝像頭,對經過的車輛進行實時抓拍;車主返回車場找車時通過在查詢終端上獲知車輛最終出現在哪個拐彎處,來判斷車輛大致停放在該區域附近。相對于刷卡尋車來說,這一技術的進步性在于系統嘗試進行自動車輛定位,免去車主主動記憶及主動操作的麻煩,使技術更具備實用性。遺憾的是,這一技術尚未研究成熟就投入市場,導致實際使用時狀況百出,結果只做了一兩個項目便夭折了。
市場的需求,推動了行業的發展,也促進了產品技術的更新。物聯網技術日益發展壯大的今天,在停車行業中,以廈門科拓為首的停車場車位引導設備企業率先提出開發智能化的停車場管理系統,集計算機網絡、視頻監控、圖像識別與處理及自動控制技術于一體,來實現停車場的車輛全自動化管理,即對車輛出入控制、車位檢索、費用收取、核查、顯示及校對車型和車牌,實行有效地、科學地、可靠地管理。于是,智能車位引導、視頻快速停車收費系統、免取卡智能停車場等漸漸進入人們視野。
同車位引導系統進入有車位引導屏和指示燈提示車位狀況的“可視化時代”一樣,反向尋車系統也真正進入了智能化全自動尋車時代。標志性事件之一就是廈門科拓率先提出“視頻尋車”構想并投入資金和技術力量,將車位引導技術與視頻尋車技術成功結合,研制出全球第一套全自動視頻尋車系統——停車場找車機。這套系統的誕生使得機器代替人工尋車不再是夢想,其能夠全自動車輛定位而無需人工記憶的特點對解決尋車難問題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新發明新技術的出現勢必要經過實踐的檢驗。2011年,國內首套視頻尋車系統成功入駐臺北市首個六星級停車場——臺北三軍總醫院停車場,標志著智能視頻尋車成為現實,也打消了人們對于這套系統實用性的疑慮,很快,各地掀起了“視頻反向尋車”的應用熱潮。不久,上海靜安嘉里中心、青島海信廣場、廈門湖里萬達廣場、北京前門大街商圈、重慶魁星樓(又名奎星樓)、武漢漢口火車站等處陸續引入該系統。隨后,大批業內企業也快速跟進,競相模仿,包括原來主做監控市場的攝像頭企業——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企業也加入了戰局。
視頻尋車系統運用目前最先進的視頻圖像處理技術和車牌識別技術,在每個車位處都安裝有攝像頭,能夠準確、實時、清楚地抓拍停車位的圖像信息,然后將停車信息,如汽車圖像、車牌號碼、停車時間、停放位置等,進行自動識別后存儲在服務器中并進行數據處理。車主停車時不需要進行任何主動操作,停好車后即可自行離開,而在返回尋車時,只需在尋車查詢終端中輸入自己的車牌號進行查詢,系統就能自動給出車輛的停放位置,同時提供通過智能計算得出的最佳取車路線。該系統實際上還兼具車位引導功能,通過能夠顯示當前停車場空閑車位數量的LED車位引導屏,以及安裝在每個車位上方的紅綠車位指示燈(紅燈表示本車位已經停放了車輛,綠燈表示該車位是空車位)等設備,引導車主迅速找到空車位進行車輛停放,方便快捷。
毫無疑問,視頻尋車技術相比刷卡尋車、拐彎處視頻尋車而言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人力角色及人工記憶在系統中的淡化使之具備了優良的操作性和實用價值。同時,考慮到便捷管理,視頻尋車系統還支持數據分析和挖掘,能夠有效統計停車場車流、使用率等信息,便于車場管理方及時掌握停車場的使用狀況,加快停車場的車輛周轉,從而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停車場的管理水平,提高顧客滿意度。不過我們也要看到,在實際應用中,視頻尋車系統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該反向尋車系統與原有的停車場進出管理系統、收費系統如何能更好地全面兼容、共享資源,如何讓視頻尋車系統更好地符合消費者和客戶的使用習慣……這些是今后提高該系統推廣度、實用性時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仍需進一步探討。
廈門湖里萬達廣場安裝在電梯旁的視頻尋車系統
四、結語
視頻尋車系統是停車引導行業技術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成果,標志著國內目前在這一領域進入到了一個新階段。由于人工尋車和刷卡尋車等技術具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從而為更加簡捷、實用、可靠、精準定位的智能視頻尋車系統提供了巨大的機會。隨著眾多商業場所或公建項目以人為本的發展趨勢,停車場已成為其重要的門戶和形象,甚至成為競爭的焦點之一,包含反向尋車在內的停車場管理系統已經受到重視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應用效果。未來停車場內部的管理系統必會朝著智能化、視頻化的方向發展,智能視頻尋車系統作為城市靜態智能交通體系建設的必要組成部分,不管是從學術研究還是實際應用上來說,都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的。
1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服裝RFID管理方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