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52
您了解當下的現狀。您部門中的一些人員剛剛參加了一場關于全新人機協作技術的研討會。如今,他們請求您幫助其朝著技術實施邁出第一步。
毫無疑問,機器人密度以及人機協作應用在所有制造業領域處于一個快速上升通道。作為機器人技術的早期采用者,汽車行業也是最早在車間廣泛采用人機協作技術的行業之一。
但是要部署這項技術,您需要在一開始知道哪些事情?
首先,您需要牢記人機協作技術的概念遠遠超出協作機器人的范疇。人機協作工作區是供人與機器在生產運營期間同步執行任務的任何受保護區域。
當然,協作機器人是其中的必要一環。但是,自動導引車 (AGV) 和實現人機協作的其它應用也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誠然,協作式人機交互在汽車制造車間中已普及相當一段時間。例如,您的工廠可能已經允許操作人員從正在運轉的自動化輸送機上裝卸部件,或者直接向機器人夾爪裝載零件。
更智能的機器人、電動伺服機構和傳感器以及尖端的安全技術正日益實現更密切的交互操作。
人機協作帶來非凡價值
人機協作應用正從根本上改變人與機器交互的方式,并且為制造商帶來了非凡的價值。
設計合理的人機協作系統可以減小人與機器之間所需的安全距離 – 或者從根本上改變安全距離發揮作用的方式。例如,在操作人員接近時放慢設備速度,而非將其停止 – 這樣便可使操作人員在更小的空間安全高效地工作。
除了減少占用空間、降低圍欄要求以及提高勞動效率外,人機協作應用還可改進人機工學設計、減少重復性勞損等。
謹防常見的認識誤區和過度片面化
與任何新興技術一樣,當談及人機協作應用時,期望與現實總是存在一定差距。如果您聽到熱情的研討會主講人、銷售人員或您的老板提出以下任一主張,應當持有謹慎態度:
● “這項解決方案本身就是安全的?!?/span>
● “它不需要任何防護措施,不會構成任何危險?!?/span>
● “您不需要執行風險評估或風險分析。”
● “它被行業廣泛認可,可以直接替代操作人員?!?/span>
● “無需附加工程設計?!?/span>
● “您的工人會喜歡上它?!?/span>
以上是一些目前廣為流傳的最常見認識誤區。這里只是列出了一部分。這些認識誤區之間的共同點就是過度片面地看待固有技術,并且對最新的安全要求、指導原則和方法存在誤解。
成功的關鍵因素:功能安全生命周期方法
事實是,人機協作應用能否取得成功,不僅僅在于部署最新的機器人或運動技術,即使這項技術已具有內置安全功能。實現人機協作應用需要采用一種系統化方法,了解最新的安全標準并開展旨在證明合規性的盡職調查。
所以哪種戰略框架可以最好地幫助公司實現這些目標?
簡而言之,功能安全原則提供了一系列指導——即如何從人機協作應用中獲取價值,以及如何以安全合規的方式實現系統。
功能安全的核心在于采用一種系統化生命周期方法,它從應用的風險或危險評估入手。其后續步驟包括:指定系統要求;設計、驗證、安全及確認安全系統;并最終對系統進行維護、變更管理和持續改進。
該模型將良好的設計理念貫穿于人機協作應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并代表安全、安全標準、技術與過程設計的真正整合。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皮爾磁:如何科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