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39
本田研究開發子公司(株)Honda Research Institute Japan(HRI-JP、日本埼玉縣和光市)和(株)國際電氣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ATR、京都府相良郡精華町)、(株)島津制作所(Shimadzu、京都府中京區)合作開發出全球首例人機界面技術(Brain-machine Interface以下簡稱為BMI),該技術不僅結合了腦電波儀(Electro Encephalo Graphy 以下簡稱EEG)和近紅外線光譜儀(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以下簡稱NIRS),還采用了新一代信息篩選技術,不需要進行按鈕操作等身體動作,僅靠人腦思考即可操控機器人。將來,還將通過智能化技術和機器人技術等技術之間的高度融合,實現新開發產品的更人性化應用。
人類思考時,腦部會產生微弱的電流,同時血流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如何準確地測定和解析這些變化,正是開發BMI技術的重點。EEG可監測伴隨大腦活動時頭皮表面產生的電流變化值,NIRS可監測大腦活動時腦內血流的變化值,新開發的BMI技術結合上述EEG和NIRS的功能,開發出能夠對這兩大類信息進行統計和篩選的新技術,由此,成功實現了對大腦活動的高精度識別。2006年推出的使用BMI技術的功能型核磁共振圖像裝置(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以下簡稱fMRI)由于體積較大,而且還會產生很強的磁場,因此使用環境很受限制。此次新開發的測定裝置則通過使用較小型的EEG和NIRS,充分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如何使用新開發的BMI技術進行實驗?
首先,在使用者頭部裝置EEG和NIRS感應器。然后提示使用者從四個身體部位中選擇一個(左手、右手、舌頭、腳),使用者保持身體各部分靜止不動,想象自己選定的身體部位。此時,開始對伴隨著大腦活動產生的腦電波和腦部血流的變化進行測量,同時對測定出來的數值進行實時解析,最后判斷出使用者的大腦意識。接到該結果后,機器人ASIMO會做出相應的動作,例如抬手或者腳。此次實驗的準確率高達90%,屬全球最高水平。
為了探索人與機器的新界面,Honda自2005年開始與ATR公司共同研究和開發BMI技術,未來將與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技術高度融合,應用于更加人性化的人機界面。作為兩公司共同研究的結晶,2006年5月在全球首次成功開發出使用fMRI裝置的BMI技術,通過該技術無需在腦內埋入電極,也無需經過特殊訓練,便可以對大腦活動進行解析,從而實現對機器人手部進行控制。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Intersil發布新款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