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受訪人士認為,新的應用有新的模式,對于5G網絡建設和商業模式來說都是挑戰。關鍵是構建5G應用的生態圈,調動各類主體積極性,結合不同場景應用需求,進一步深化5G創新應用。
終端產業創新發展是5G規模商用的關鍵,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電子信息研究所張甜甜等受訪人士認為,“十四五”我國5G終端產業發展需實現四個突破?! ?/div>
一是5G新基建規模部署需繼續完善。
5G新基建大規模部署為終端產業發展提供必要支撐帶動環境。全覆蓋、高速大容量核心網和承載網升級仍需要時間,投資建設成本大,回報周期較長。
5G基站能源消耗大,5G基站耗電量約為4G的3倍,這與很多基站是2G、3G、4G、5G“四代同堂”運行有關,原本的電力容量可能已經接近飽和,再新增5G設備,用電還要增加。
上海市經信委信息基礎設施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考慮到5G設備的用電量增加,上海一方面協調電力公司走綠色通道,做電力擴容,并把過去的轉供電改為價格更便宜的直供電,另一方面引導運營商、設備商做節能方面的創新。
此外,未來5G大規模應用后,一些應用場景的需求會對5G網絡建設有一定的調整要求。上海流程智造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上海新興信息通信技術應用研究院首席專家賀仁龍指出,“之前移動通信主要是面向消費者,很少考慮到實際應用場景的需求。例如港口碼頭的特點是集裝箱一排一排條狀擺放,蜂窩狀建設的網絡容易被集裝箱擋住,自動駕駛到有的地方就會沒信號,未來的5G網絡建設需要按照場景需求來調整?!?/div>
二是關鍵核心芯片與元器件技術有待持續攻關。
目前我國5G中高頻器件在性能和產能上都存在一定差距。未來,關鍵半導體材料、先進制程工藝、關鍵5G中高頻器件等研發與產業化將成為我國產業鏈企業協調攻關的重中之重。
三是終端模組形態數量仍稀少,價格居高不下。截至10月底,全球已有20多家供應商提供超過150款5G模組,據相關數據統計,5G終端模組價格已降至100美元附近,但仍接近4G模組價格的七倍。降低5G終端模組價格、提升模組類型豐富度將是繁榮終端生態的關鍵因素。
四是行業應用創新支撐及商業探索仍需加強。面向教育、醫療、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垂直行業的終端應用標準沒有統一,互聯互通、安全隱私等要求尚無法滿足,商業可行性需進一步摸索驗證。
目前,上海已制定了必要的行業標準,出臺5個行業應用的白皮書,接下來還會發布基于用戶感知度的5G網絡測試規范。具體來看,網絡測試以前主要考慮信號強度,5G時代更要考慮用戶的實際感知,不同場景有不同的指標需求,比如自動駕駛追求的是低時延和高可靠,智慧城市更需要廣連接的能力。
另外,5G的計費方式也需要靈活探索,三大運營商都在積極嘗試5G的商業模式,例如港口碼頭等應用場景基本上明確建設5G切片專網。網絡切片應用場景中的終端不需要進入大網,數據只在這個專用的區域里流動。港口碼頭的場景每天有大量視頻傳輸需求,流量特別大,如果用流量計費非常不經濟。而像城市管理方面的一些傳感器,每天流量很小,用流量計費又很難收回成本。因此toB業務計費方式、回報率等都需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