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各種資訊和知識。元器件供應商必須要了解哪些假冒或不合格產品在何時、何地、以及如何進入供應鏈的。
很多地方都有可能出現(xiàn)假冒器件,因此必須對每批次產品都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同時,假冒元器件也會在任意時刻進入供應商的庫存,為此,對于所有產業(yè)鏈和所有物料來講,無論價值高低或是貨源是否已經得到認證許可,都應考慮是否做好了預防措施。認真評估全球供應鏈和市場的最新動態(tài),一旦某種器件可能出現(xiàn)短缺或過剩,或是需求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時,犯罪分子就有可能盯上這一類器件,產生假冒電子元器件的市場機會。擁有這些市場知識,能夠讓我們得以監(jiān)控元器件市場的流動狀況,尤其是警惕那些供應鏈中供需失衡的器件。物料短缺也會導致價格上漲,由此為造假者帶來機會推出假冒或者不合格的器件;同樣,當器件供應過剩的時候,即使價格下跌,非法器件也經常進入到供應鏈,這是因為造假者希望數(shù)量龐大的正品合格元件使得那些假冒器件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非法器件就能混跡于正品之中。建立內部主動預防流程。當然,為了實施這種反假冒措施,必須得首先了解有哪些風險。積極預防的降低風險方式涉及供應商建立的內部流程與程序,在訂單下達前就能確保發(fā)貨器件的品質。上述這些積極的預防措施,實際上是質量管理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供應商能力與專業(yè)領先地位的標志。在錯綜復雜的全球供應鏈中存在著許多的陷阱,而且任何時刻市場上肯定都會存在假冒與不合格的元器件,因此必須了解哪里可能會有陷阱,會是怎樣的陷阱。而那些知道如何避開假冒與不合格器件,并能夠測試與鑒別這些不合格器件,是評估與選擇供應商的關鍵篩選標準,不管你是準備定期向這些供應商采購,還是偶然發(fā)生的采購行為。

如果您已經采購了一批連接器,無法判斷它是正品還是假貨時,在沒有專業(yè)設備的情況下,我們也有必要知道一些簡單的連接器質量鑒別方法。
1、摸,直接用手感覺連接器的外殼,如果生產工序粗糙,用料不好,那么表面就會有明顯的粗糙感,2、聞,劣質原料或回收塑料會有異味,而有些廠家會加入香味來掩蓋劣質材料的味道,所以遇到有異味或香味的產品需要更加仔細去推敲。3、看,如果你看到連接器和插座金屬表面基本上是接近程度的灰色的色彩,或是銹痕,就表面連接器受到了嚴重氧化,可見質量有問題。因為一般沒有使用過的連接器在外觀上不會出現(xiàn)氧化或是破損的情況。選用這種連接器可能會導致接觸不良。總之,在市場上采購到假冒連接器的風險早就存在,而且未來也不會消失,唯一的建議就是選擇從正規(guī)渠道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