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1-05 點擊率:83
真空釬焊主要工藝參數有冷態真空度、工作壓力、釬焊時升溫速率、穩定溫度和保持時間、溫度、保溫時間、冷卻速率、出爐溫度等。
(1)冷態真空度
冷態真空度的選擇主要依據母材的種類,參見表。
冷態真空度的選擇
(2)工作壓力
工作壓力也稱熱態真空度,其選擇取決于釬料種類。在加熱升溫過程中,焊件、夾具、釬料均會放出大量氣體,使冷態真空度不斷變差,但在釬焊溫度下,要求爐內真空度基本恢復到冷態真空度。但也有例外的,如銅基釬料中的銅,在940℃時蒸氣壓為1Pa,所以不允許工作壓力小于1Pa,為此可向爐中通入高純氮氣及氬氣保持爐中的工作壓力。
不同釬料釬焊時的工作壓力
(3)釬焊時升溫速率
母材升溫速率應能保證放出的氣體被抽走,同時要使組件受熱均勻,以減少或防止組件驟熱產生的應力而引起變形。確定升溫速率應考慮的主要因素如下:
①組件的材料、形狀、結構和尺寸。對于銅及銅合金,要在250~500℃之間以較快的速率加熱;對于耐熱合金或奧氏體不銹鋼,要在其碳化物析出危險溫度區內迅速加熱;對于形狀復雜及裝配預應力較大的構件,要緩慢加熱;對于厚大的部件,加熱速率不宜過快。
②釬料的類型及其結晶溫度范圍。若為純金屬釬料,加熱速率可以快些;合金釬料,在熔化溫度范圍內要較快加熱,以免釬料偏析而使液相線溫度提高;當用膏狀釬料時,在500℃以下加熱速率應該慢些,以免黏結劑劇烈揮發而引起釬料飛濺。然而不論使用何種釬料,在釬料固相線溫度以下50~100℃范圍內,加熱速率不宜過快,以保證釬料熔化時組件內外溫度基本一致,使毛細作用能很好地發揮。在釬焊薄壁焊件時,為了防止母材金屬被釬料熔蝕,在控制產生變形的前提下,加熱速率也應盡可能快些。下表列出了常用金屬組件真空釬焊時推薦的加熱速率,單位為℃/min。
(4)穩定溫度和保持時間
穩定溫度和保持時間是指釬焊時,加熱到接近釬料固相線附近的溫度,并暫停加熱,在此溫度下,保持一定時間。目的是減小組件的溫度梯度,使組件各部分的溫度均勻。在釬焊不銹鋼、耐熱合金等導熱性較差的組件時,如果把爐溫從室溫加熱到釬焊溫度,就會在組件各部位造成較大的溫度差。此溫差大小與組件材料種類、結構和壁厚有關。此時,外層釬料熔化后會沿著較高溫度帶流散;而接縫內由于溫度較低,不能得到釬料良好填充,造成未釬透,降低接頭質量。因此,必須根據組件的具體情況,正確地選擇穩定溫度和保持時間。
(5)釬焊溫度
釬焊溫度應滿足兩個要求,其一要使釬料熔化,在毛細作用下填滿接頭間隙,并與母材產生冶金作用;其二能完成母材熱處理中某一工序中溫度要求,以提高接頭性能。通常釬焊溫度應高于釬料液相溫度線30~100℃較好。但不同的釬料此值是不同的,釬料結晶溫度范圍越大,則釬焊溫度高于釬料熔點越多。對于單元素釬料,高出熔點30~70℃即可;對于多元合金釬料,必須高出液相線60~120℃。
(6)保溫時間
保溫時間與下列因素相關:
①當釬料與母材的相互作用會產生強烈溶解,產生脆性相,并引起晶間滲入時,應盡量縮短保溫時間;反之,釬料與母材之間相互擴散作用,有利于消除釬縫的脆性相及低熔共晶組織時,應增加保溫時間。
②工件尺寸、結構、釬縫間隙影響保溫時間。通常大而厚的零件比薄而小的零件保溫時間長;釬縫大的零件保溫時間長;裝爐量多保溫時間長。
③焊件不大,且裝爐量不多,一般釬焊保溫時間為5~10min.
(7)冷卻速率
冷卻速率取決于下列因素:
①釬料處于液態時,不要通氣或開風扇冷卻;
②滿足母材的熱處理要求,如1Cr18Ni9為防止晶界析出碳化物,冷卻速率要快些,采用風扇強迫冷卻;
③對于薄、長和結構復雜的組件,冷卻速率要慢。
(8)出爐溫度
一般不銹鋼和耐熱合金出爐溫度低于150℃;鋁和鋁合金為300℃以下;碳素鋼及合金結構鋼為100℃以下。
(慧樸科技,huiputech)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熱電偶材料的焊接